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后,我市公民无偿献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得到了快速发展,1999年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2003年实现了无偿献血100%来自公民自愿无偿献血,无偿献血一次400毫升率达90%以上,献血者中农民献血比例达60%以上。1999年度、2002——2003年度、2004年—2005年度、2006—2007年度四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2002年荣获“全省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2002年利用国债资金新建了4593平方米的综合业务大楼。于2006年和2007年我站荣获“河北省青年文明号”和“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多次被评为邯郸市直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市卫生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实绩突出单位。
2009年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围绕一个中心,做到两个保证,抓好五化建设,遵循五讲要求”的总目标。即围绕为临床提供科学、安全、优质、快捷的血液这一中心;做到采供血量及血液质量两个保证;抓好质控全程化、管理程控化、服务优质化、办公数字化和绩效促进化这五化建设;遵循讲正气、刹歪风,讲团结、促和谐,讲奉献、谋发展,讲学习、强内涵和讲纪律、抓队伍这五讲要求。为血站的建设和全市采供血事业的发展描绘出了新的蓝图。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邯郸市开始全面实行公民无偿献血制度,当年我市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公民无偿献血。

1999年,邯郸市以临床用血100%来自公民无偿献血被国家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2000年,我站购置的首辆流动采血车在街头开始采集血液。

2001年,邯郸市中心血站在优质服务工作中,提出 “热情服务、笑迎献血者;耐心细致、回答献血者;精益求精、对待献血者;诚心诚意、感谢献血者”的优服方针,开展了换位思考活动,实行优质服务一票否决制。

2002年,邯郸市被河北省评为“河北省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当年,邯郸市中心血站国债项目综合业务大楼正式奠基开工建设。

2003年,我市临床用血实现100%公民自愿无偿献血,实现了公民无偿献血由政府指令性计划献血向街头自愿献血的转变,献血量实现了由一次200毫升向400毫升的转变。第二次被国家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血站国债项目综合业务大楼建成投入使用。

2004年,邯郸市中心血站顺利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成为河北省血站系统首家认证单位。我站同年首次成功举办了“无偿献血千里行”大型宣传活动。

2005年,我市第三次被评为国家“全国无偿献血献血先进城市”。市中心血站在市内繁华闹市和文化广场建立了自愿无偿献血网点,各县市区也在群众聚集区域、场所和大型乡镇设立固定采血点,实行定期、定时在各个采血点进行公民自愿无偿献血活动。

2006年,我站加大对计算机网络化建设,安装启用了网通光纤,分两批为18家医院安装了临床用血软件,实现了血站与医院之间的微机连网。

2007年,我市第四次被国家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市中心血站把保障全市人民健康和血液质量做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无偿献血主线,狠抓街头公民自愿无偿献血、血站规范化建设和采供血队伍素质建设,通过全站职工的不懈努力,继续保持全市临床用血100%来自街头公民自愿无偿献血。确保了临床供血的及时、安全、有效。

2008年,邯郸市中心血站专门在街头各采血点设置了健康咨询处、献血问答处。由专业人士为有疑惑的人们解答疑难问题和一些在献血和输血中遇到的问题,此项举措的推出,不仅使献血知识得到更好的宣传,提高公民的无偿献血意识,同时也树立了血站服务的良好形象,成为我市各采血点的一个新亮点。我站创作的《献血与健康》漫画知识读本出版发行,这也是全国血站系统首本以漫画形式来表述无偿献血知识的读本。

2009年,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围绕一个中心,做到两个保证,抓好五化建设,遵循五讲要求”的总目标。即围绕为临床提供科学、安全、优质、快捷的血液这一中心;做到采供血量及血液质量两个保证;抓好质控全程化、管理程控化、服务优质化、办公数字化和绩效促进化这五化建设;遵循讲正气、刹歪风,讲团结、促和谐,讲奉献、谋发展,讲学习、强内涵和讲纪律、抓队伍这五讲要求。要求职工在工作中切实树立一个进取心,一个责任心,一个平常心,一个发展意。为血站的建设和全市采供血事业的发展描绘出了新的蓝图。我市首个爱心献血屋建成投入使用。提出为每位职工在生日时送上一束鲜花、一个蛋糕和一张贺卡。

2010年,我市最大的县级爱心献血屋在磁县建成投入使用。
(李自力、李钊文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