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禽流感十大原则: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在接触禽畜后及时彻底清洗
>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加热、煮沸、日晒、消毒液等)
>室内勤通风换气、少去空气不流通场所,避免接触发热病人
>勿接触病/死的禽畜类,慎重接触活禽
>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戴手套
>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和保存
>肉类及蛋类需完全煮熟煮透才可食用
>咳嗽、喷嚏时要用纸巾掩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
>如到医院看病,建议佩戴口罩,尤其是体弱者
>加强营养和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出现高热及咳嗽症状应尽快就诊
H7N9流感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伴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不要轻视重感冒!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从已确认病例的早期症状看,咳嗽并伴有高热是最初的临床反应,很容易被当成普通肺炎治疗。
外出踏青旅游应注意什么?
专家表示,如果周围没有疫情,鸽子等鸟类就是健康的。假如发现附近有鸟类突然死亡,应该马上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进行消毒、隔离。出于谨慎考虑,专家提议尽量不要接触活禽鸟和猪等动物,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特别是遇到不明野鸟不要近距离接触,看到病死的禽畜更不要碰,尤其是不要让儿童少接触鸟类和禽类。
出差旅游,从当地带回禽类制品,应区分对待,如果是来自非疫点地区的且在禽流感发生前生产的经过检疫的制品,都比较安全;不符合以上条件的,谨慎避免食用。
最近是不是不能吃家禽了?
专家指出,总的来说,禽流感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对高温、紫外线、各种消毒药敏感,容易被杀死。病毒在100℃中一分钟可以被消灭,70℃经几分钟即能被灭活,因此完全煮熟的家禽/猪肉等是可以食用的。
但是,禽流感病毒可在自然环境,尤其是凉爽和潮湿的条件下存活较长时间,如粪便中和鼻腔分泌物中的病毒。
近期,五六分熟的鸡排和鸡鸭血、肉火锅,都要谨慎食用。
鸡精在加工过程中已经过层层提炼和高温煮沸,且传染性病毒对温度、容器等外界环境非常敏感, 因此食用相当安全。
蛋花汤和“溏心蛋”还能吃么?
家庭和饭店里很常见的一道蛋花汤,蛋花算不算是煮熟的食物呢? 其实,禽流感病毒在70℃下两分钟,100℃一分钟就能灭活,因此,高温加热的食品蛋花不存在有活性禽流感病毒的危险,保险起见一是到大中型市场购买经过检验检疫的鸡蛋,二是可多煮一两分钟。
有很多市民特别是儿童平时爱吃“溏心”蛋(蛋黄没有完全熟透、呈流质的鸡蛋),专家建议,鸡蛋一定要煎透,避免蛋黄不熟,“溏心蛋”应暂时不吃。
鹌鹑蛋能吃么?
鹌鹑也属于禽流感病毒易感动物之一,因此接触鹌鹑、食用鹌鹑蛋的注意事项同其他家禽类。
|